掃碼下載APP
作者:管理員 來源:鑫匯寶2017-10-11 【字體:大中小】
品種 | 最新價 | 開盤價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漲跌幅 | 昨收價 | 更新時間 |
% |
那時候,我還是個小司機,我常常比較,樓下兩家相鄰的加油站哪一家更吸引我。在A加油站,每升汽油賣5.6元,但如果用現金付款的話可以便宜0.6元折扣;在B加油站,每升汽油賣5.0元,但如果用手機或銀行卡付款則要多收0.6元手續費。
如果你是我,你會選擇哪個呢?
行為經濟學奠基人之一、芝加哥大學經濟係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當年正是通過上述例子,將框架效應(framingeffect)推進了科學者與普通大眾的視野。盡管兩個加油站的定價策略是完全等價的,但塞勒於1980年發表的經典研究卻發現,大多數人更為青睞A加油站。這就是框架效應,僅僅是在措辭上做稍許變化,就會引起人們對同一問題(尤指經濟問題)做出截然不同的決策。
選錯了加油站可沒關係,無非是多花點錢罷了;可如果在女朋友麵前也被"框"了的話,那結局可就不美了。
我曾問她:"當我想你的時候,能不能邊和朋友玩邊想你?"她搖了搖頭,神色不滿:"不允許你在想我的時候分心,你要心無旁騖、專心致誌地想我"。為了討好她,晚上我又問了相同的問題,"當我和朋友一起玩時,能不能想你呢?"她樂了:"當然可以,你要隨時隨地想我……"
任何一個問題都可以表述為兩種框架:"收益"措辭與"損失"措辭。我們天生就厭惡損失,由損失招來的負效用要遠甚於等價收益帶來的正效用,丟了100元錢,人們通常需要拾到200元才能撫平丟錢的"創傷"[2]。因此,即使"損失"和"收益"兩者的實質邏輯是等價的,但當問題從"損失"出發,其吸引力就遠遠小於以"收益"措辭表述。框架效應就是瞅準了這一點,通過改變問題措辭的"損失"或"收益"程度,來幹擾甚至反轉決策結果。相比於"便宜0.6元","多收0.6元手續費"明顯是一種損失語境,所以多數人才會排斥它。相反,你在和朋友一起玩時,還能分出一部分心給女友,這是一種"收益",她不開心才怪呢。
談起損失,最極端的例子莫過於失去生命,塞勒曾經問過學生,"如果某種藥能減少你萬分之一突然死亡的可能性,你願意花多少錢購買?"之後,他又詢問了另一撥學生,"如果某種藥招收試藥員,該藥無毒無害卻存在增加萬分之一致死的風險,你需要多少酬金才願意幹呢?"結果在"收益"健康時,學生隻願意花上幾百元買藥;而在"損失"健康時,學生的開價達到了數萬元,還有不少人表示,無論付多少錢都不願用生命去冒險試藥。
過去通常認為,我們在金融市場中的種種失誤,都是由製度不健全、策略、文化等情境因素引起的。然而,從行為經濟學中的框架效應來說,我們可能生來就帶有這些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