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本页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际财经 > 美联储虚晃一招 加息实已箭在弦上?

美联储虚晃一招 加息实已箭在弦上?

作者:管理员 来源:鑫汇宝2016-06-20 【字体:

尽管如此,人们似乎忽略了美联储2%的中期通胀目标。基于CPI,这一目标自去年11月以来就已经实现。而美联储加息喜欢参考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EPI)也已接近这一数值——目前为1.6%。

受能源价格两位数下降抑制,美国整体物价通胀持续低迷。美国劳工部上周四(6月1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上涨0.2%,核心CPI同比涨2.2%。

尽管如此,人们似乎忽略了美联储2%的中期通胀目标。基于CPI,这一目标自去年11月以来就已经实现。而美联储加息喜欢参考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EPI)也已接近这一数值——目前为1.6%。

经济学家迈克-伊万诺维奇(MichaelIvanovitch)指出,“无论是核心CPI还是核心PEPI,从美联储政策角度看,信号应该很清楚了:是时候保卫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公信力了。”

然而,据官方声明,美联储正释放出围绕实际短期利率为零的政策中性立场。一种猜测在于,在美国大选出现了数十年来最具有戏剧性的场面之际,美联储可能不希望通过自己的政策行动给选情搅局,因此加息时间会被押后到今年12月的最后一次会议上。但更有看法认为,以主席耶伦为首的美联储官员近日“鸽”声嘹亮,其实目的旨在先行打压美元指数,为之后的政策紧缩行动预留空间。因此,如果美联储“暗度陈仓”,在一个大家意想之外的时机突然宣布加息,投资者也不要过分觉得意外。

美联储“障眼法”

基于目前的通胀数据及实际联邦基金利率,这就是美联储中性货币政策的概念:不松也不紧的政策立场。以核心CPI为2.2%或核心PEPI为1.6%为例,再加上上周五的实际联邦基金利率为0.39%,从中得出实际短期利率在-1.81%或-1.21%——分别基于核心CPI和核心PEPI。这些负的实际短期利率范围意味着巨大扩张性货币政策。

伊万诺维奇指出,“你可以对中性货币政策的定义挑剔,但我的要点是:美国货币政策远不是中性。实际上,鉴于通胀数据及过去两年实际经济增速比增长极限高出接近整整一个百分点,美国的货币政策相当宽松。”

如果这还不够阐述美联储实际货币政策立场,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及劳动生产率正告诉我们美国经济的潜在通胀压力。

过去两年,美国单位劳动成本增长几乎翻倍至2015年的2.5%,并在今年一季度加速至3%。美国的劳动力补偿猛增至3.7%,而生产率增长依然为0.7%。

美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胀是美联储努力加强经济复苏以抵抗限制性财政政策和不断增长的贸易赤字的结果。

稳健增长及通胀驱动力

要评价货币政策立场,一个人应该评估短期和中期推动经济增长及物价稳定的变量的实际情况。这些变量是就业、收入、信贷成本及外部需求。

伊万诺维奇表示,“我认为,美国进一步就业增长已经很困难,劳动力供给数量的月度变化非常狭窄,非自愿兼职员工的数量也是一样。因此,似乎货币政策通过对劳动力需求的周期性变化能做的已经不多了。很明显,我们已达到结构性障碍,这需要结构性劳动力市场政策来解决。这或许意味着目前4.7%的失业率在结构上可能是‘充分就业失业率。’”

家庭财务看起来也不坏。上升的就业及劳动力补偿使通胀调整后家庭可支配收入以每年3.4%的速度稳步增长。人们也在储存更多的金钱以资助他们传统的消费模式。美国个人储蓄率——个人储蓄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目前为5.7%,是过去20年的最高水平。

这显示,美国就业、家庭收入及个人储蓄跟预期的一样好。加上低信贷成本,这些变量直接驱动美国3/4的经济。

外部需求是一个问题。外部需求大大拖累了美国GDP增长。但大部分问题是由贸易政策和增长差异造成的,而不是强势美元造成的,这被称为是美联储不加息的理由之一。目前,美元的贸易加权汇率比去年同期水平下降2.2%。

认为欧洲及中东的政治和安全问题会推升美元的猜测——这会让美联储加息成为问题——是基于脆弱的假设。这些问题存在已经不是一时半会,但在过去的12个月里并没有对美元造成重大影响。

投资关注焦点:

为了让金融市场保持稳定,伊万诺维奇认为,假如美联储在今年大选之年不会加息。这完全可以理解:或许,美联储不想让自己卷入“人们记忆中最糟糕的一次总统竞选大战”。

伊万诺维奇表示,“美联储的政策中性立场只是将加息推迟到11月大选及年终假期之后‘障眼法’。核心通胀率已经达到或高于美联储通胀目标的事实将被忽略。”

同时,伊万诺维奇继续说道,“鉴于美国能源成本大幅下滑对通胀的巨大抑制作用,油价的突然飙升会很容易扭转我们目前的通胀预期。而这是否会发生将取决于沙特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上周访美期间就叙利亚、伊朗、伊拉克和也门等问题能达成多少共识。”

所以,投资者需要密切留意沙特副王储的此次访美成果,因为OPEC产量仍被操纵在沙特手中。


免责声明:此消息为鑫汇宝原创或转自合作媒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伦敦金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