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 > 投資學習 > 基本面知識 > 淺析黃金的戰略價值

淺析黃金的戰略價值


作者:管理員 來源:鑫匯寶2015-12-14 【字體:

金融危機提醒了全球投資者美元並非堅不可摧,但完全再次"起死回生"回到金本位難以實現,超主權貨幣亦不現實。從戰略價值角度出發,在多元化主權貨幣與區域貨幣並立之下,增加黃金儲備成為現實選擇。

黃金 戰略性防禦的金融核武器

麵對國家危機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韓國出現嚴重的債務危機,IMF開出的救援條件是低價出售韓國的大型企業。最後,韓國政府不得不號召民間捐出黃金,償還外債,這才保住了支撐國家經濟獨立的大型企業。2014年烏克蘭危機時,烏克蘭拿IMF170億美元貸款的一部分購買黃金和外匯儲備。

麵對經濟危機時,今年一季度德國購買的金條和金幣(32.20噸)占據了全歐洲需求(61噸)的半數以上。

麵對國家戰略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俄羅斯大舉增持黃金儲備,單月購入量為24.139噸,是上月黃金的最大買家。

過去10年裏,過去這十年中,中國、印度、俄羅斯、泰國、墨西哥和哈薩克斯坦是最大的黃金買家。2010年後,各國央行就一直是黃金的淨買家,其中大約40%則是被俄羅斯所買入。截至今年6月末,其黃金儲備增長了2倍多,達到1275.09噸。

最近央行購金出風頭的還有中國央行公佈的黃金儲備1658噸。根據IMF數據公佈的特殊標準(SDDS)要求需要每月公佈黃金儲備量,在助推人民幣成為IMF特別提款權貨幣前,黃金的儲備量也許不會停滯不前而是審時度勢的發揮作用。假設此種行為成為常態且結合目前全球大部分央行增持黃金的行為,則黃金的價值屬性得到進一步的肯定,也就是說央行購買黃金,為黃金的價值背書;黃金作為國家儲備的一部分,是為以國家主權信用為依托的紙幣做有形的擔保。中國央行的實物黃金購買行為更為市場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當前,中國在實施宏偉的"一帶一路"戰略,根據相關數據統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黃金儲量總和約為21000噸,占全球總儲量的41.5%;2014年,沿線國家黃金產量總和為1116噸,占全球總產量的35.6%;2014年,沿線國家首飾消費達2025噸,占全球的82.4%;實物黃金投資需求為778噸,占全球的77%。"一帶一路"的實施,不僅僅為我國進口黃金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同時也為我國黃金產業帶來全方位的發展空間。

金融危機提醒了全球投資者美元並非堅不可摧,但完全再次"起死回生"回到金本位難以實現,超主權貨幣亦不現實。從戰略價值角度出發,在多元化主權貨幣與區域貨幣並立之下,增加黃金儲備成為現實選擇。核武器從研製出來那一刻起就不是為了使用而使用,更多的是炫耀武力以及震懾鄰邦的作用。同樣,黃金是唯一的能夠跨越國家、語言、種族、宗教、文化的全球公認的貨幣資產,具有強大的償付能力。對一個國家來講,黃金是具有無限權威性的儲備資產,黃金的戰略價值是以"壓艙石"的形式出現,為信用貨幣增加含金量,為穩定國家金融安全和抵禦金融風險而發揮重要作用。

金價低迷時 挖掘黃金"價值"

麵對出現金融危機或戰爭危機的國度,黃金可以在資本管製的限製下換取商品或現金成為維持基本生活需求的手段。黃金,經過曆史考驗和實證證明,是危機時期價值與安全的避風港、是抵禦信用風險的最佳資產。

麵對黃金價值時,仍然有人以陳舊的觀點去看待黃金的價值,比喻黃金是不會下蛋的母雞,買入後隻能依靠價格上漲獲利,在互聯網金融中出現了以黃金作為載體的黃金理財產品,一方麵向出借人提供一定的年化利率,另一方麵為黃金、珠寶企業的融資提供了有效渠道,以互聯網思維影響傳統黃金生產、流通及投資鏈條,打通線上買賣和線下直接到實體金店提金或兌換金飾的O2O模式,使得黃金在金融市場中發揮更多作用。激活沉睡中的"黃金價值"。

2015年,距《牙買加協定》簽署"黃金非貨幣"條款已過去近40年,但美國、德國、意大利、法國等國家的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依舊高達60%以上。本次金融危機時,黃金的資產保值功能及其對信用資產貶值風險的對沖功能表現得淋漓盡致。美元越是貶值,黃金價格越是上漲,美國8133噸的巨額黃金儲備的對沖作用就越明顯。到今天為止,人類曆史上最沉重的一場金融危機,提供了重新認識黃金商品、貨幣價值的空間,凸顯了黃金的戰略價值,變則通,通則久。黃金越來越顯示出作為獨立資產的價值和意義。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