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 > 投資學習 > 基本面知識 > 解析黃金發展的近代史

解析黃金發展的近代史


作者:管理員 來源:鑫匯寶2015-12-29 【字體:

黃金具有貨幣屬性和商品屬性兩種屬性,這也是跟黃金的近代史發展分不開的。黃金的近代史分為:金本位時期、布雷頓森林體係、自由買賣時期。關於黃金的這三個具體階段的介紹,請看正文。相信會對讀者有所幫助的。

黃金一直以來就是財富的象征,古時候黃金既是皇權的象征。隨著社會的發展,黃金的開采量日益增加,黃金也由皇權貴族走向了大眾,對人們的生活也息息相關起來。本文主要為大家總結一下黃金發展的近代史,供大家學習借鑒。

解析黃金發展的近代史

一、19世紀開始的金本位時期

19世紀開始,在俄國、美國、澳洲、南非和加拿大等地,先後發現豐富的金礦資源,黃金被大量挖掘,產量增加。黃金從皇權獨霸的時代,走向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商業經濟時代,人類使用黃金進入以黃金為貨幣使用為主的“金本位時期”。黃金可以自由兌換、自由輸出也可以做貨幣流通。

到19世紀末,即中國的清朝末期,世界主要國家大都實行“金本位製”。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已有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59個國家實行“金本位製”。黃金可以自由交換貨物,但黃金市場仍然是嚴格的官方市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倫敦黃金市場成為唯一的國際性黃金市場。

隨後,受1929年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國政府加強貿易管製,禁止黃金自由買賣和進出口,隨後英美放棄以黃金兌換貨幣的金本位製。

二、布雷頓森林協議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成為二戰的最大贏家,戰後美國擁有全球官方黃金總儲量的75%以上。1944年英美兩國與聯合國的44國代表在美國布雷頓森林(BrettonWoods)舉行會議,簽訂“布雷頓森林協議”,明確將黃金列為國際貨幣體係的一部分,美國政府規定每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美元正式與黃金掛鉤。“布雷頓森林協議”使美元在國際貨幣體係中處於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黃金的等價物,美國承擔以官價兌換黃金的義務,各國貨幣只有通過美元才能同黃金發生關係。從此,美元就成了國際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國的主要儲備貨幣。1946年,世界各國根據布雷頓森林協議建立的國際貨幣製度—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正式運作。1968年,美國陷入越戰,財政赤字不斷增加,國際收入情況惡化,美元出現不可抑製的通貨膨脹。各國政府和市場都預期美元即將大幅貶值,把美元兌換成黃金就成了資產保值的最好選擇,於是各國紛紛拋出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使美國政府承諾的美元同黃金的固定兌換率日益難以維持。到1971年,美國的黃金儲備減少了60%以上。1973年,美國政府被迫放棄按固定官價以美元兌換黃金的政策,美國總統尼克鬆宣布終止黃金與美元的官方掛鉤,黃金價格開始自由浮動,由國際市場自由決定。

三、黃金自由買賣交易時代

自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係瓦解,黃金進入自由買賣交易的時代。同年日本開放黃金進口、新加坡開放黃金市場給當地民眾。黃金也逐漸走向市場化,也具有了一定的商品屬性,黃金的價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