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 > 投資學習 > 基本面知識 > 金融貨幣體係的黃金演變史

金融貨幣體係的黃金演變史


作者:管理員 來源:鑫匯寶2015-05-25 【字體:

黃金本身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稀有性,黃金成為貴金屬,被人們作為財富儲備。由於黃金具有特殊的自然屬性,被人們賦予了社會屬性,也就是貨幣功能。馬克思在《資本論》裏寫道:“貨幣天然不是金銀,但金銀天然就是貨幣。”

人類發現和使用黃金的曆史比銅、鐵等金屬要早,在距今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被人類發現。因為黃金本身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稀有性,黃金成為貴金屬,被人們作為財富儲備。由於黃金具有特殊的自然屬性,被人們賦予了社會屬性,也就是貨幣功能。馬克思在《資本論》裏寫道:“貨幣天然不是金銀,但金銀天然就是貨幣。”

(1)黃金被皇權貴族壟斷時期

在19世紀之前,因黃金極其稀有,黃金基本為帝王獨占的財富和權勢的象征;或為神靈擁有,成為供奉器具和修飾保護神靈形象的材料;雖然公元前6世紀就出現了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幣,而一般平民很難擁有黃金。

黃金礦山也屬皇家所有,當時黃金是由奴隸、犯人在極其艱苦惡劣的條件下開采出來的。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黃金培植起了古埃及及古羅馬的文明。16世紀殖民者為了掠奪黃金而殺戳當地民族,毀滅文化遺產,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頁。搶掠與賞賜成為黃金流通的主要方式,自由交易的市場交換方式難以發展,即使存在,也因黃金的專有性而限製了黃金的自由交易規模。

(2)金本位製

黃金作為世界性的交易媒介和財富計量標準有幾千年的曆史。我們要認識黃金在現代人類社會的重要作用,以及推導預測黃金在未來人類社會中的作用,就必須要先了解在過去人類社會很長一段曆史時期裏,黃金在人類社會金融領域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的特殊地位演變史。

在長期的人類社會發展中,黃金被賦予了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貨幣價值功能,經過漫長的曆史演變,最後黃金的金本位製金融製度逐漸確立,金本位製是以黃金作為貨幣金屬進行流通的貨幣製度,它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期歐美資本主義各國普遍實行的一種貨幣製度。

金本位首先誕生在工業革命浪潮的歐洲國家,在1717年英國首先施行了金本位製,到1816年英國頒布了《金本位製度法案》正式在製度上給予確定,成為英國貨幣製度的基礎,至十九世紀德國、瑞典、挪威、荷蘭、美國、法國、俄國、日本等國先後宣布施行了金本位製。

金本位製即黃金就是貨幣,在國際上是硬通貨。金幣本位製的主要內容包括:①用黃金來規定所發行貨幣代表的價值,每一貨幣單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國貨幣按其所含黃金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比價關係;

①金幣可以自由鑄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將金磚交給國家造幣廠鑄造成金幣,或以金幣向造幣廠換回相當的金磚;

②金幣是無限法償的貨幣,具有無限製支付手段的權利;

③各國的貨幣儲備是黃金,國際間結算也使用黃金,黃金可以自由輸出或輸入,當國際貿易出現赤字時,可以用黃金支付。

從以上這些內容可看出,金本位製具有自由鑄造、自由兌換、自由輸入輸出等三大特點。隨著金本位製的形成,黃金承擔了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成為商品交換過程中的媒介,金本位製是黃金的貨幣屬性表現的高峰。

全世界共有59個國家實行過金本位製,“金本位製”雖時有間斷,但大致延續到二十世紀的20年代。由於各國的具體情況不同,有的國家實行”金本位製“長達二百多年,有的國家僅有幾十年的“金本位製”,而中國一直沒有施行過金本位製。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資本主義各國為了準備世界大戰,加緊對黃金的掠奪與控制,使金幣的自由鑄造、所發行紙幣與金幣之間的自由兌換製度受到嚴重衝擊,黃金在世界各國之間的輸入輸出受到嚴格限製。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帝國主義國家軍費開支猛烈增加,紛紛停止金幣鑄造和金幣與紙幣之間的兌換,禁止黃金輸出和輸入,這些行為從根本上破壞了金幣本位製賴以存在的基礎,導致了金幣本位製的徹底崩潰。

(3)金磚本位製

英國在1919年停止金本位製度,於1926年恢復使用金磚本位製度;在這個製度下,紙幣隻能兌換400盎司的國際認許金條。同期歐美其他國家紛紛加強了貿易管製,禁止黃金自由買賣和進出口。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許多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受到通貨膨脹、物價飛速上漲的影響,加之黃金分配極不均衡,已經難以恢復金幣本位製。1922年在意大利熱那亞城召開的世界貨幣會議上決定采用“節約黃金”的原則,實行金磚本位製和金匯兌本位製。

實行金磚本位製的國家主要有英國、法國、美國等。在金磚本位製度下,各國央行[微博]發行的紙幣貨幣單位仍然規定含金量,但黃金隻作為貨幣發行的準備金集中於中央銀行,而不再鑄造金幣和實行金幣流通,流通中的貨幣完全由銀行發行的紙幣貨幣單位所代替,人們持有的銀行發行的紙幣在一定數額以上可以按紙幣規定的含金量與黃金兌換。

英國以銀行發行的紙幣兌換黃金的最低限額為相等於400盎司黃金的銀行發行的紙幣(約合1700英鎊),低於限額不予兌換。法國規定銀行發行的紙幣兌換黃金的最低限額為21500法郎,等於12公斤的黃金。用這種辦法壓制了市場對黃金的需求,達到節約流通中黃金的目的,由各國的中央銀行掌管和控制黃金的輸出和輸入,禁止私人買賣黃金。中央銀行保持一定數量的黃金儲備,以維持黃金與貨幣之間的聯繫。

(4)金匯兌本位製

金匯兌本位製又稱為“虛金本位製”,其特點是:國內不能流通金幣,而隻能流通有法定含金量的紙幣;紙幣不能直接兌換黃金,隻能兌換外匯。

實行這種製度國家的貨幣同另一個實行金磚本位製國家的貨幣保持固定比價,並在該國存放外匯和黃金作為準備金,體現了小國對大國(“中心國”)的依附關係。通過無限製買賣外匯維持本國貨幣與金磚本位國家貨幣的聯繫,即”釘住“後者的貨幣。國家禁止黃金自由輸出,黃金的輸出輸入由中央銀行負責辦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一些拉美國家和地區,以及二十世紀20年代的德國、意大利、丹麥、挪威等國,均實行過這種製度。

金磚本位製和金匯兌本位製都是被削弱了的國際金本位製,本質上是反映了黃金緊缺和紙幣發行泛濫之間衝突的妥協。從1914年至1938年期間,西方的礦產金絕大部分被各國中央銀行吸收,黃金市場的活動有限。1929-1933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爆發,迫使各國放棄金塊本位製和金匯兌本位製,各國紛紛加強了貿易管製,禁止黃金自由買賣和進出口,公開的黃金市場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倫敦黃金市場關閉。一關便是15年,直至1954年方後重新開張。從此資本主義世界分裂成為相互對立的貨幣集團和貨幣區,國際金本位製退出了曆史舞台。

(5)黃金--在布雷頓森林體係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經過數年的戰爭後人們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發現,美國成為這場戰爭的最大贏家,美國不但最後打贏了戰爭,而且在經濟上美國發了戰爭財,據統計數據顯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美國擁有的黃金占當時世界各國官方黃金儲備總量的75%以上,幾乎全世界的黃金都通過戰爭這個機制流到了美國。

1944年5月,美國邀請參加籌建聯合國[微博]的44國政府的代表在美國布雷頓森林舉行會議,經過激烈的爭論後各方簽定了”布雷頓森林協議“,建立了”金本位製“崩潰後一個新的國際貨幣體係。布雷頓森林體係實際上是一種國際金匯兌本位製,又稱美元-黃金本位製。它使美元在戰後國際貨幣體係中處於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黃金的”等價物“,美國承擔以官價兌換黃金的義務,各國貨幣只有通過美元才能同黃金發生關係,美元處於中心地位,起世界貨幣的作用。從此,美元就成了國際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國的主要儲備貨幣。布雷頓森林體係是以美元和黃金為基礎的金匯兌本位製。

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係的核心內容是:

美元是國際貨幣結算的基礎,是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

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國承擔按每盎司35美元的官價兌換黃金的義務。

實行固定匯率製。各國貨幣與美元的匯率,一般隻能在平價的1%上下的幅度內波動,因此黃金也實行固定價格製,如波動過大,各國央行有義務進行必要的幹預,恢復到規定的範圍內。

布雷頓貨幣體製中,黃金無論在貨幣流通功能還是在國際儲備功能方麵的作用都被限製了,因為世界上的黃金幾乎都被美國政府所控制了,其他國家幾乎都沒有黃金。沒有黃金儲備,就沒有發行紙幣的準備金,此時隻能依賴美元。於是美元成為世界貨幣體係中的主角,但我們必須要注意到黃金是穩定這一貨幣體係的最後屏障,所以黃金的兌換價格及流動都仍受到各國政府非常嚴格的控制,各國基本上都禁止居民自由買賣黃金,黃金的市場定價機制難以有效發揮作用。布雷頓貨幣體製從另一個角度看,黃金實際上是被美元囚禁在牢籠裏的貨幣製度,將世界黃金控制在自己手中,用發行的紙幣---美元取代過去黃金的作用。

(6)布雷頓森林體係崩潰

60年代,美國由於陷入越戰泥潭,政府財政赤字不斷增加,國際收入情況惡化,美元出現不可抑製的通貨膨脹,美元的信譽受到極大的衝擊。同期戰後的歐洲國家經濟開始複蘇,各國都因為經濟複蘇財富增長而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美元。由於美國引發的通貨膨脹,各國政府和市場力量都預期美元即將大幅貶值,為了資產保值黃金就成了最好選擇,於是各國為了避險美元危機和財富保值需求而紛紛拋出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使美國政府承諾的美元同黃金的固定兌換率日益難以維持。到1971年,美國的黃金儲備減少了60%以上。美國政府被迫放棄按固定官價美元兌換黃金的政策,各西方國家貨幣也紛紛與美元脫鉤,金價進入由市場自由浮動定價的時期,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係徹底崩潰。

(7)黃金的非貨幣化時期

197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的《牙買加協議》及兩年後對協議的修改方案,確定了黃金非貨幣化。主要內容有:

黃金不再是貨幣平價定值的標準;

廢除黃金官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再幹預市場,實行浮動價格;

取消必須用黃金同基金進行往來結算的規定;

出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1/6的儲備黃金,所得利潤用來建立幫助低收入國家的優惠貸款基金;

設立特別提款權代替黃金用於會員之間和會員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間的某些支付。

(特別提款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帳單位,亦稱“紙黃金”。它是基金組織分配給會員國的一種使用資金的權利。會員國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它向基金組織指定的其它會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作國際儲備。但由於其隻是一種記帳單位,不是真正貨幣,使用時必須先換成其他貨幣,不能直接用於貿易或非貿易的支付。特別提款權定值是和”一籃子“貨幣掛鉤,市值不是固定的。)

但是,黃金的非貨幣化發展過程並沒有使黃金完全退出貨幣領域。黃金的貨幣職能依然遺存:

仍有多種法定麵值的金幣發行、流通;黃金價格的變化仍然是衡量貨幣的有效工具,是人們評價經濟運行狀態的參照物;

黃金仍然是重要的資產儲備手段,截至2005年,各國央行外匯儲備中總計有黃金3.24萬噸,約占數千年人類黃金總產量的22%,私人儲藏金條2.4萬噸,兩項總計占世界黃金總量的37%。

用黃金進行清償結算實際上仍然是公認的唯一可以代替用貨幣進行往來結算的方式。

特別提款權的推進遠遠低於預期,目前黃金仍然是國際上可以接受的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後的第五大硬通貨。

在1976年牙買加體係宣布“黃金非貨幣化”之後,黃金作為世界流通貨幣的職能降低了。但是,黃金的金融屬性並沒有降低,黃金仍然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保值的手段和投資的工具,集商品功能和金融功能於一身。

作為特殊的貴金屬,黃金目前依然是世界各國所青睞的主要國際儲備。當今黃金仍作為一種公認的金融資產活躍在金融投資領域,充當國家或個人的儲備資產。目前黃金仍然是國際上可以接受的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後的第五大硬通貨。在當前新的曆史變革時期,黃金又將煥發出新的璀璨光芒來!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