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作者:管理員 來源:鑫匯寶2022-01-11 【字體:大中小】
北京時間1月11日23:00,被提名連任四年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參加提名確認聽證會,針對美聯儲幾十年來最為劇烈的政策緊縮急轉彎,鮑威爾勢將受到參議院的拷問。利率、奧密克戎和資產負債表料成為關鍵的議題。
鮑威爾將參加提名確認聽證會,可能出現的幾個關鍵問題
現年68歲的鮑威爾雖然享有民主共和兩黨的普遍支持,也預計可以輕鬆獲得提名確認,但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成員定將請他回答各種問題,從何時開始加息,到是否采納與氣候風險相捆綁的銀行資本標準等等。
加皇資本市場駐紐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Tom Porcelli表示:“目光將聚焦在政策狀態和他對政策走向的看法上。”。Porcelli指出,兩個月前舉行的非大選年州選舉“真正地展現了通脹的重要性”,凸顯議員在11月份中期選舉前,對生活成本的敏感性。
①利率
投資者押注美聯儲會從3月份開始上調基準聯邦基金利率,兩年前的2020年3月份,新冠疫情爆發,美聯儲將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勞工部上周五的報告顯示,美國12月失業率跌至3.9%,接近疫情前的低點3.5%,該數據提振了加息預期,也導致部分經濟學家調整預測,預計3月將會加息。
鮑威爾11月末上一次出席國會聽證會時,共和和民主兩黨的議員敦促美聯儲應對通脹。之前的12個月,消費者物價已經攀升了6.8%,為近40年以來的最大增幅。
華盛頓普遍擔心通脹之際,1月5日發布的美聯儲12月14-15日的會議紀要顯示,“幾位”官員也“認為勞動力市場狀況已經基本符合就業最大化”,這也是推進加息的最後一個前提條件。
②奧密克戎
雖然3月加息的可能性日漸上升,但鮑威爾在周二明確做出這一指引可能仍然為時過早。Jefferies駐紐約首席金融經濟學家Aneta Markowska表示,奧密克戎感染潮席卷全美並帶來衝擊的情況下尤其是如此。
12月會議紀要暗示,決策者們擔心其可能會令導致最近幾個月物價快速上升的供應鏈限製進一步延長,鮑威爾可能會被問到此事。
Markowska表示,由於奧密克戎的影響可能不同於德爾塔毒株,因此分析起來比較複雜。新的變種比德爾塔傳播速度更快,已經帶來了更普遍的勞動力市場幹擾。與此同時,奧密克戎感染潮來臨之際,物價壓力出現季節性放緩,與德爾塔疫情爆發時不同,當時恰逢假日季前夕美國即將擴大進口。
③資產負債表
另一個有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是,決策者們商討何時、如何縮小美聯儲8.8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舊金山聯儲主席Mary Daly上周五表示,美聯儲可能會選擇在加息一或兩次以後啟動這一進程。
這一時間線將會與2015-2018年的緊縮周期大相徑庭,當時美聯儲官員在首次加息後等待了將近兩年才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
Porcelli表示,這一緊迫性反映了他們越來越擔心在遏製通脹方麵,行動實際上有可能有所落後。
摩根大通:2022年美聯儲加息四次不夠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稱,美聯儲或許能夠通過加息來控制通脹,同時避免對經濟造成太大衝擊。
戴蒙周一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我們走運,美聯儲能讓漲幅放慢,我們將實現他們所說的軟著陸。”
投資者正押注美聯儲從3月開始上調聯邦基金利率。勞工部上周五的報告顯示,美國12月失業率已降至3.9%,接近了新冠疫情危機前的3.5%。這一數據增強了市場的預期。
不過,戴蒙也表示,要是通脹可能比美聯儲認為得更糟糕,那美聯儲需要加息得次數就得比當前預期更多。他還說:“如果隻加四次,我個人會感到吃驚,四次25個基點的加息是非常非常少的,而且經濟非常容易就消化掉了。”
美聯儲3月份加息概率近90%,2月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合約交易火爆
大量資金投入美國短期固定利率市場,因為交易員認為美聯儲在3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加息的可能性很大。
在此之前,包括高盛在內的一些銀行策略師調整了預測,預計美聯儲2022年會加息四次。
交易員正在追隨這些預期,湧入2月交割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未平倉合約因此激增。截至上周五收盤,該合約的未平倉頭寸數量超過20萬份,名義價值超過1萬億美元。這在截至2023年6月的所有期限中是是最多的。該合約將於2月28日到期,之所以引起人們的興趣,是因為它是美聯儲3月16日利率決策前到期的最後一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合約。
周一紐約市場早盤,賣盤再度顯現,其中一筆成交量為15,588份,名義價值780億美元。上周大部分賣盤出現在周三和周四,因掉期合約重新定價,認為3月會議加息可能性達到80%。
目前市場對3月加息的預期概率為89.4%。儘管近期出現了拋售潮,但如果投資者對3月首次加息的信念進一步增強,那麼2月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合約仍有更多下行空間。
市場對美聯儲3月份加息預期升溫,若鮑威爾在聽證會上也釋放鷹派信號,將進一步給美元提供支撐,投資者需保持關注。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