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作者:管理員 來源:鑫匯寶2021-09-13 【字體:大中小】
周一(9月13日)亞洲時段,現貨黃金持穩於1786附近。上周五(9月13日)金價小幅下跌,受美元走強以及美聯儲年內縮減購債的預期拖累,但股市大跌對金價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本周主要關注美國8月CPI、零售銷售、初請、消費者信心等重要數據。
基本面利空
【美國8月份生產者價格漲幅超過預期】
由於供應鏈持續遭受幹擾推高了生產成本,8月份美國生產者價格指數漲幅超過預期。
美國勞工部周五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最終需求生產者價格指數環比增長0.7%,同比8.3%的增幅創出新高。不包括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所謂的核心PPI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6.7%。
從原材料短缺和運輸瓶頸再到勞動力成本上升,整個生產環節麵臨各種挑戰,推高了生產商的成本。最近幾個月,許多公司通過提高價格將這些額外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進一步加劇了消費通脹。
PPI報告顯示,商品價格上漲1%,前一個月上漲0.6%,而服務成本上漲0.7%。
本周美國將發布消費者價格指數報告,預計CPI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5.3%。
不包括食品、能源和貿易服務的生產者價格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6.3%。由於剔除了波動較大的成分,因此該指標通常被經濟學家青睞。
【美聯儲年內或宣布減碼】
美聯儲不太可能在本月會議上宣布何時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但仍有望今年開始實施。
在進入緘默期之前,美聯儲官員的講話顯示德爾塔毒株沒有動搖他們的想法,他們支持主席鮑威爾在8月27日傳達的信息--可能今年稍晚開始減碼。上月非農就業增速因疫情影響而出現放緩。
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周五表示:“我認為8月就業報告並沒有改變我的觀點,我對今年開始啟動並在明年上半年逐步縮減感到很安心。”
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和美聯儲理事鮑曼還表示,今年縮減購債可能是合適的。
“恰當的基本情形假設仍然是美聯儲11月做出減碼決定,”Evercore ISI央行策略主管Krishna Guha在客戶報告中寫道。他預計美聯儲會議措辭會“傾向於11月減碼,但不會鎖定11月”,因為若9月就業數據疲軟,就可能推遲到12月。
【美元跟隨美債收益率上漲,市場聚焦美聯儲何時開始縮減購債】
美元周五跟隨美國公債收益率走高,投資者關注美聯儲可能何時開始縮減資產購買。
美元已從上周五觸及的一個月低點反彈,當日發布的8月就業數據顯示就業增長放緩,而薪資漲幅高於預期。
不過,美元尚未能確立一輪強勁走勢,投資者正在等待新的線索,以判斷美聯儲可能何時開始削減購債計劃,並最終加息。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美聯儲何時升息,不幸的是,我們一段時間內都不會知道答案,”富國銀行駐紐約的宏觀策略師Erik Nelson表示。
《華爾街日報》周五稱,美聯儲官員將尋求在9月會議上達成一致,從11月份開始縮減購債規模。
基本面利多
【經濟學家下調今年餘下時間美國GDP預期】
麵對德爾塔變種的快速傳播,通脹率上升以及持續的供應挑戰,經濟學家們下調了今年餘下時間的美國經濟增長預期。
根據最新月度調查的預測中值,經濟學家將第三季度經濟增長預測從6.8%下調至5%,並將第四季度增速預測從5.6%下調至5.3%。
ING首席國際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表示:“消費者信心受到重創,並已經在空中客運、餐廳預訂和休閑活動降溫中體現出來,鑒於零售銷售也似乎處於停滯狀態,我們現在預計第三季度消費者支出將陷入萎縮。”
經濟學家預測第三季度消費者支出折合年率增長2.1%,遠低於8月調查時預測的4.5%。雖然全國範圍內新增病例和住院病例的增加使經濟活動有所降溫,但預測人士認為疫情正在減弱。
【美股大幅收跌,蘋果受應用商店裁決拖累急跌】
美國股市周五收盤大幅下跌,投資者在權衡通脹上升的跡象,而蘋果股價急挫,受累於有關其應用商店的不利判決。
數據顯示,美國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強勁上漲,錄得近11年來最大年度漲幅,並暗示高通脹可能持續,因疫情給供應鏈帶來壓力。
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表示,儘管8月就業報告疲弱,但她仍希望美聯儲今年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這也打擊了市場人氣。
標普500指數在2021年上漲了約19%,受央行鴿派政策和經濟重啟的樂觀情緒支撐。
不過,美股最近幾個交易日呈橫盤整理走勢,投資者消化通脹上升的跡象,並擔憂Delta變種對經濟複蘇的影響。投資者也不確定美聯儲何時會開始縮減去年為保護經濟免受疫情影響而實施的大規模支持措施。
AXS Investments首席執行官Greg Bassuk表示:“市場稍作喘息,投資者正在尋找一些超出預期範圍的重大消息或信息,一些有重大意外的消息或信息,無論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以更好地了解今年餘下時間情勢會如何發展。”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