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 > 資訊 > 策略研究 > 2017年全球迎來四場“資金大挪移”

2017年全球迎來四場“資金大挪移”


作者:管理員 來源:Wind資訊2017-01-10 【字體:

​華爾街有句老話——金錢永不眠。2016年年底那場全球債市向股市的“大輪轉”可謂驚心動魄。到了2017,你又打算把錢投向哪裏?

華爾街有句老話——金錢永不眠。2016年年底那場全球債市向股市的“大輪轉”可謂驚心動魄。到了2017,你又打算把錢投向哪裏?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銀美銀數據顯示,12月以來投資者仍坐擁大量現金,投資組合中平均約有5%的現金“子彈”可用於繼續投資。該投行對大型機構投資者的資金管理和流向進行了統計。統計結果顯示,2017年全球資金將經曆四場“乾坤大挪移”。

債券→股票

這個趨勢在2016年底就已經顯現。原本2016年將是股票基金表現最為差勁的一年,資金流出規模一度高達930億美元,創2008年以來最高。但特朗普當選改變了這一切。

11月初以來,全球資金開始從全球債市大批流出。EPFR追蹤的數據顯示,全球債券基金流出規模創2002年有數據以來第二大。就在同一周裏,全球股票基金卻吸引了270億美元資金。

摩根大通分析師NikolaosPanigirtzoglou每周都會發布流動性策略報告,他表示,“當你看到多個資金流向指標在同一時間發生變化,就說明它們的噪音其實非常少。”

2017年全球迎來四場“資金大挪移”每輪都是大行情

1.png

截至2016年底,已有超過660億美元重新湧入美國股市,因市場對特朗普減稅等新政將提振通脹和經濟的預期更加樂觀。

“雖然很難衡量1月20日的新總統就職能給投資者帶來多少信心,但‘特朗普行情’仍會持續一段時間,”Panigirtzoglou表示。

美國→歐洲

出於對低迷經濟增速,以及政治不穩定性的擔憂,全球投資者大舉逃離歐洲。盡管美國大選轉移了部分注意力,但對2017年歐洲政治前景的憂慮依然有增無減。

美銀美林12月月度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一的受訪投資者都認為未來6個月裏全球股市最大的波動將來自歐洲。約4%的全球基金經理都傾向於在2017年減持歐洲資產,是自去年6月以來最弱的一次展望。這些受訪投資者管理著4730億美元資產。

但這種悲觀情緒也讓一些擁有更長遠投資眼光的人認為,歐洲大陸的宏觀經濟和政治問題,可能是美國公司低價收購歐洲高質量企業的機會。

“我的觀點是,很多投資者都過於依賴自上而下的思維模式,他們的看法過分宏觀,所以一葉障目。如果自下而上來看,歐洲遍布優秀的公司,他們的經營方式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的公司都更加全球化,”一位長期專注於歐洲成長股的投資組合經理RoryPowe表示。

“從選股角度看,在一個大家都不看好的領域,更容易尋找到鑽石,”RoryPowe認為。

2017年全球迎來四場“資金大挪移”每輪都是大行情

2.png

拋售銀行股→搶籌銀行股

自11月以來,美國銀行股出現了久違的反彈,因投資者認為加息會提升長期疲軟的銀行業盈利能力。

2017年全球迎來四場“資金大挪移”每輪都是大行情

3.png

美銀美林的投資者調查顯示,去年11月至12月期間,全球基金經理轉向增持銀行股,創2006年有調查曆史以來最大投資規模。雖然銀行股重新獲得資金青睞,但有數據顯示,目前板塊倉位並不高。

當前銀行股在全球投資組合中的占比大致等於2014和2015年的水平。這表明,一旦基金經理們覺得這個板塊已經真正迎來拐點,將被迫加倉。

美國資管公司NorthernTrust表示,雖然歐洲有很多銀行陷入債務麻煩,但隨著銀行股反彈,此前一直逃離這些股票的空頭可能遭受重創。

最空英鎊—→做多英鎊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一提起英鎊,投資者直覺反應就是“拋售”。英國的政治動蕩、退歐策略不確定性,以及歐洲政客“落井下石”的鷹派言論,共同將英鎊推下懸崖。投資者唯一麵臨的問題就是英鎊還會跌多久、跌多猛?

2017年全球迎來四場“資金大挪移”每輪都是大行情

4.png

可是,去年夏季開始,英鎊展望卻悄悄出現改變。英國經濟比預期更具彈性,英國很可能不會“硬脫歐”。在英鎊漸漸走穩的時候,投資者發現,歐洲民粹主義抬頭似乎更值得警惕,法國、荷蘭和德國都將在2017年舉行大選。

2017年全球迎來四場“資金大挪移”每輪都是大行情

5.png

法國巴黎銀行預計英鎊在2017年表現優於其他G10貨幣,兌強勁美元料保持相對穩定。該行認為,當前英鎊的水平已經消化了英國資本流向“最糟糕”的情形。

不過,值得提醒的是,如果2017年真的再次出現劇烈的資金暴力輪換,一部分對沖基金或許將慘遭泯滅,因為他們將在保證金的追加中疲於奔命,並且很難以其建模價格出售和足夠快速的重新定位。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