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作者:管理員 來源:中金在線2017-02-14 【字體:大中小】
德國中央銀行2月9日說,德國央行從美國紐約和法國巴黎搬回黃金的速度超過原計劃。
報道稱,德國的“黃金回國”進度超預期,已將583噸黃金儲備運回德國,預計到2017年底就能把一半的黃金儲備運回國,而此前的計劃是到2020年。
疑問1:德國的黃金為甚麼會存放在美國和英法?
德國是一個很有錢的國家,這個地球人都知道。但估計又很多人不知道,德國還是一個“多金”的國家,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黃金儲備。現在,德國擁有3378噸、價值1278億美元黃金儲備。
不過,這些黃金,大部分放在國外,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又放在了法國央行和紐約聯儲金庫。在西德東德統一之前,德國有98%黃金存放在外國。
放在國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上世紀50至60年代西德經濟騰飛,美國一直是德國商品的出口大國,為了省去運輸以及建造金庫的麻煩,美元兌換的很大一部分黃金就直接存在紐約。二是冷戰時期,法蘭克福離東歐很近,蘇聯軍隊兩天就可打過來,出於安全考慮,德國不想將太多的黃金儲備放在央行所在地。
從德國的曆史來看,除非預感到有大事即將發生,否則,德國不會如此急切地搬運黃金回家。
疑問2:德國為甚麼要快速運回黃金呢?
究竟德國為甚麼突然對“黃金回家”表現出如此強烈的緊迫感與危機感?這背後著甚麼?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兩位經濟學家,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凡是曾經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往往都非常看重黃金。換句話說,曆史上的大帝國,同時也都是黃金儲備大國。像人口只有1100萬的葡萄牙帝國,人口只有1700萬的荷蘭,都曾擁有令人羨慕的黃金儲備。當今的超級大國美國,黃金儲備也是世界第一。
黃金不僅僅是一種貴金屬,也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當一個國家擁有龐大的黃金儲備,好像在無形中就給自己的貨幣增添了信用的保障。雖然,布雷頓森林體係廢除了黃金與美元的關係,但美國一直嚴守著龐大的黃金儲備,誰能說,這跟維持美元的霸主地位沒有絲毫內在聯繫呢?當黃金的影子投射到美元上,美元就多了一層金色,無形中變成了“美金”。因此,所謂“信心比黃金重要”是典型的胡扯,黃金永遠比信心重要,有了黃金就能滋生出信心,而信心滋生不出黃金。
而且,黃金是危機時候最後的屏障,是最傳統的避險工具。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德國的行為原因了。
設想一下要是哪一天歐盟解體了呢?德國將重新恢復使用馬克,有龐大的黃金儲備作為靠山,有強大的製造業作為基礎,德國馬克仍然可以成為有資格比肩美元的強勢貨幣。分析人士認為,德國對歐元區的不滿和擔心,是其執意增加在岸黃金儲備的原因。
而德國對歐元前景的憂心和疑慮,則主要是基於下述三個原因。
其一,近日,意大利的五星運動黨以及法國總統候選人勒龐都相繼表示要退出歐元區,並宣稱將舉行脫歐公投,公眾對歐元的信心不斷下降。
其二,批評人士指出,歐元區的貨幣政策僵化,迫使德國失業率高企、工資水平低、競爭力弱,經濟持續不景氣最終會導致國家分裂。
其三,德國人一方麵要努力償還危機時期欠下的債務,一方麵還要支持歐洲其他弱勢的經濟體,這也成為了德國人不滿的源泉。
德國火速運黃金回家,正是向我們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號:歐洲大動蕩時代或加速到來,看是堅如磐石的歐盟,或將呼喇喇似大廈傾!
一個時代,或將終結!一個強悍而粗暴的變革時代,正橫亙在我們麵前!
英國脫歐當天黃金就能漲到110美元了,對比之下一旦歐盟解體,對黃金市場的影響可想而知了。
厲害了!德國投資者這是要左右黃金價格了?
最新黃金COT報告顯示,上周黃金投機性倉位變動不大,特朗普可能宣布的稅改政策令多頭遲疑,但分析認為該計劃隻是一句空話,真正能影響市場的是德國投資者,他們的黃金ETF買興正出現驚人飆升。
最新黃金交易員持倉報告(COT)顯示,截至上周二(2月7日)當周,投機性多頭和空頭均有所增加,當周黃金投機性淨多倉環比增長5%,金價實現1.5%的漲幅。
有一個值得大家注意的則是,與德國加速運回黃金儲備一樣思維的還是得多投資者,據外媒報道,德國Xetra黃金ETF的買盤興趣出現飆升。
過去四周,該ETF的黃金持倉量增長了27%(接近110萬盎司),總持倉價值上升至62億美元,成為全球第六大黃金ETF,總持倉相當於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GoldTrust的20%,而且大部分持倉都是在不足一年內出現的。
顯然,許多德國投資者為了避險正湧入黃金市場,考慮到歐洲、特朗普以及眾多過往提及的問題,HebbaInvestments認為這種行為完全合理。事實上,隨著法國大選不斷臨近,且全球反歐盟情緒不斷上漲,如果未來該ETF繼續擴大,也不足為奇。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該德國黃金ETF的持倉量出現如此巨大的增幅,值得投資者監控的黃金ETF絕不止SPDRGoldTrust一個。
HebbaInvestments還列出了對短、中、長期內金價的看法以及多空因素: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