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 > 資訊 > 市場動態 > 美元兌日元四連陽,投資者隨著中國改變防疫政策重設預期

美元兌日元四連陽,投資者隨著中國改變防疫政策重設預期


作者:管理員 來源:鑫匯寶2022-12-29 【字體:

美元兌日元周三觸及一周高點,為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受美債收益率跳升和投資者預期中國經濟增長將因新冠防控措施放鬆而反彈提振。

周四(12月29日)亞洲時段,美元指數窄幅震蕩,目前交投於104.50附近。周三美元指數上漲0.3%,收報104.52;美元兌日元周三觸及一周高點,為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受美債收益率跳升和投資者預期中國經濟增長將因新冠防控措施放鬆而反彈提振。

美元兌日元在亞洲交易時段反彈多達0.67%,至134.40日元,紐約時段進一步走高,最高觸及134.50,漲幅約0.75%,為12月20日以來的最大漲幅,當時日本央行意外放寬了10年期日本公債收益率政策區間,使得美元兌日元急挫。

當天,日元兌美元錄得24年來最大的單日漲勢,收盤時上漲了3.8%,因為交易員們猜測刺激措施最終將會退出。

但周三公佈的會議意見摘要顯示,決策者們支持繼續實施超寬鬆政策,即使他們討論了明年工資增長和持續通脹的改善前景。

BMO Capital Markets全球外匯策略主管Greg Anderson說,如果日本政府債券的收益率保持穩定,日本央行可能不會有“采取進一步措施”的壓力。

他說“他們可以隻是繼續重申他們在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話:這隻是一個小的技術調整。我們以前也做過;沒什麼可看的,夥計們”。

在今年的最後一周,給市場帶來麻煩的是中國迅速取消了嚴格的新冠清零政策,這些政策在近三年裏嚴重阻礙了中國經濟。

隨著中國的消費者和企業恢復到某種正常狀態,投資者不得不與經濟活動的回升保持步調一致,同時也要應對感染率激增的影響。

DailyFX分析師David Cottle表示:“隨著新增感染病例每天數以萬計,中國的新冠應對措施應該是許多分析師對2023年的擔憂之首,這一點並不奇怪。”

在其他地方,周三澳元兌美元上漲0.09%,至0.6738美元,盤中一度上漲1%至0.6800,;而紐元兌美元上漲0.57%,至0.6309美元,盤中一度上漲1.28%至0.6354。

富瑞金融集團全球外匯主管Brad Bechtel表示,商品貨幣“對最近石油的上揚有一點反應,但僅此而已”。

衡量美元兌六個主要競爭對手的美元指數周三上漲0.3%至104.520。兩周前,當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時,美元指數創下了103.44的六個月低點。

英國市場在長周末複市後,英鎊兌美元周三上漲多達0.63%,至1.211,之後趨於平穩,英鎊兌美元尾盤下跌0.02%,收報1.2015。

歐元兌美元周三下跌0.25%,收報1.0611美元,在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需要繼續加息以來的幾周內,歐元持穩於六個月高點附近。

17:00   歐洲央行公佈經濟公報

機構觀點

美國道富銀行:美元正處於一個非常有趣的境地

美國道富銀行駐東京的分行經理Bart Wakabayashi說,“美元正處於一個非常有趣的境地,如果美國出現經濟衰退,美聯儲將不得不降息,顯然你會想賣出美元。與此同時,如果發生全球經濟衰退,人們會買入美元作為避風港。因此,美元正處於一種困境之中,你必須非常小心你要買進或賣出哪種貨幣。”

丹斯克銀行:預計歐元兌美元將在6-12個月內走低至0.9

①丹斯克銀行的經濟學家上調他們的預測,現在預計該貨幣對將在6-12個月內走低至0.9,之前分別為0.95和0.93。

②“我們堅持長期以來對歐元/美元的看跌觀點,正如我們所見,歐元將在2023年繼續掙紮,其原因與2022年掙紮的許多原因相同。不過,我們已經上調了我們的預測預測,現在預計歐元/美元將在6M-12M跌至0.98,而0.95和0.93上個月。”

③“什麼會觸發歐元兌美元進一步上漲,例如升向1.15並打破我們長期持有的看跌觀點?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是全球能源危機。如果供應形勢緩和,那麼歐元區經濟前景將大大改善並支撐歐元。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是中國,更快地結束新冠限製將支持中國經濟,並有利於歐元區和歐元。”

花旗證券:預計美元兌日元在明年下半年將跌破130

①周三公佈的會議記錄摘要顯示,決策者們支持繼續實施超寬鬆政策,儘管他們討論了該國明年可能出現更高的工資增長和持續通脹的前景。

②花旗證券匯市策略主管高島修說:“這基本上證實了上周日本央行的意外舉措是一次性的,但從更長期的角度來看,沒有人相信它,”他預計美元兌日元在明年下半年將跌破130。

③“但在短期內,美元兌日元正在反彈,”他說。“現在,市場預計中國經濟將穩固複蘇,”他補充說,這些期望有力地提升了債券收益率,提振了美元兌日元。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