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 > 資訊 > 金銀日評 > 早盤慢漲慣性延續,衝高勿追急跌接多!

早盤慢漲慣性延續,衝高勿追急跌接多!


作者:管理員 來源:鑫匯寶2023-11-15 【字體:

周三(11月15日)亞歐時段,現貨黃金小幅震蕩,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10月通脹步伐進一步放緩,這增加了美聯儲已完成加息行動的可能性。為此,當日美債收益率急速下跌,指標10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在通脹數據公佈後創下八個月來最糟糕單日表現,導致美元在周二的匯市上也大幅下挫,現貨黃金則受提振錄得幅度不俗的反彈上升。

1、倫敦金

周三(11月15日)亞歐時段,現貨黃金小幅震蕩,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10月通脹步伐進一步放緩,這增加了美聯儲已完成加息行動的可能性。為此,當日美債收益率急速下跌,指標10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在通脹數據公佈後創下八個月來最糟糕單日表現,導致美元在周二的匯市上也大幅下挫,現貨黃金則受提振錄得幅度不俗的反彈上升。

1.png

(倫敦金日線圖)

美國勞工統計局報告稱,10月份核心CPI未達到市場預期。同比增長4%,低於預期的4.1%,較之前的4.1%有所下降。整體數據同比增長3.2%,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3.3%,也較上次數據的3.7%低。10月份美國整體CPI環比持平0.0%,而預期為0.1%,此前預測為0.4%。美國10月份CPI持平,這是自2022年7月以來首次月度通脹持平。最新的CPI報告進一步強化了富國銀行的觀點,即本輪緊縮周期的最後一次加息已經成為過去。

美國10月核心CPI出人意料地疲軟,這將增強美聯儲官員的信心,使他們相信利率已有足夠的限製性。儘管如此,核心CPI仍需繼續保持這一趨勢數月,美聯儲才能宣布明確結束加息周期。從核心通脹率12個月的變化來看,其速度仍然是美聯儲2%目標的兩倍。總體而言,通脹距離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通往目標的道路肯定會崎嶇不平。CPI數據公佈後,市場反應的另一麵是國債收益率暴跌,這實際上是金融環境的放鬆。隨著投資者急於購買美國債券,美國國債收益率垂直下跌,2年期收益率跌至4.86%,5年期和10年期收益率分別跌至4.45%和4.46%。

債券投資巨頭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預測,2024年是買入債券的“黃金時期”,目前債券相對股票的吸引力已經達到罕見水平。儘管美國國債料曆史性的連續第三次錄得按年下跌,但建議押注債券的機構投資者數量正在變得越來越多。美國通脹仍高於目標,但正在放緩,這助長了對未來放寬貨幣政策的押注。據CME“美聯儲觀察”顯示,美聯儲12月維持利率在當前5.25%-5.5%區間的概率已升至99.8%,高於昨日的86%。Ameri Vet的Gregory Faranello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美聯儲不會因為通脹準確觸及2%的目標才獲得理想的結果,他們那之前早就會放寬政策了。”

市場目前正在消化2024年的降息預期。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分析師Ian Lyngen表示,“這次的CPI報告對美聯儲來說是個好消息,它證明貨幣政策仍然有效,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是滯後的。這就排除了12月加息的可能性,並強化了我們的觀點,即7月加息是本輪周期的最後一次加息,周期焦點將轉向美聯儲會試圖將降息推遲至多久以後。”美聯儲決策者在12月13日利率決議之前,實際上還會得到一份CPI報告。但這份報告的公佈時間就在利率決議前一天,屆時美聯儲官員正好處於“靜默期”,無法對政策發表評論,也沒有時間重塑市場預期。

一項單獨的路透社調查發現,這一前景麵臨的更大風險是,第一次降息的時間可能比經濟學家預期的時間晚。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分析師對美國債券收益率的主要影響因素意見分歧,一半認為是日益惡化的財政前景,另一半認為是避險交易。其他選項包括量化緊縮、外國投資撤離以及拍賣的美國國債的短期供應。根據這項調查,目前5.04%的兩年期國債收益率預計在明年1月底前將下降約20個基點,然後在一年內降至4.00%。如果實現,這將意味著美國2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之間的倒掛利差將在2024年10月底前完全扭轉,而這在曆史上曾是一種可靠的即將發生衰退的指標。

美國政府停擺風險下降,更多民主黨支持眾議長權宜支出計劃;隨著眾議院議長約翰遜的權宜支出法案贏得越來越多民主黨人支持,美國政府11月18日停擺風險有所下降。眾議院最大的民主黨核心小組領導人Pramila Jayapal周二稱,約翰遜的臨時撥款方案對於民主黨是一個“巨大勝利”。約翰遜此前告訴記者,他有信心眾議院會表決通過法案;

眾議院計劃在周二下午通過一個快速程序對該臨時資金方案進行投票,必須獲得三分之二議員的支持才能表決通過。為了達到這個門檻,約翰遜需要拿到大量民主黨議員的支持票。強硬保守派向約翰遜明確表示,他們將投票反對該法案,因為約翰遜沒有滿足立即大幅削減開支和修改移民法的要求;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周二的表態預示參議院通過法案的可能性很大。參議院領導人需要所有參議員的配合才能克服程序障礙,並在周五最後期限前通過法案。眾議院民主黨領袖Hakeem Jeffries表示,黨內領導人仍在“評估”這份臨時資金計劃,他預計在投票前將與約翰遜進行“一兩次對話”。

投資者對債券的看漲程度為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美國銀行基金經理的最新調查顯示,投資者對債券的看漲程度達到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因為他們“堅信”利率將在2024年走低。月度調查顯示,投資者正大舉買入,持有的債券超配頭寸為2009年以來最高。美國銀行的Michael Hartnett表示,發生“重大變化”的並非宏觀前景,而是對通脹和收益率將在2024年走低的預期;

全球股票和債券11月有所上漲,此前三個月出現下滑,因市場擔心利率走高並在更長時間內高企會進一步拖累經濟。美聯儲最新的會議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擔憂,令資產價格得以上漲。美國銀行的調查顯示,自開始請投資者預測升息周期何時結束以來,市場對美聯儲利率已見頂的信心目前最為強勁。這促使謹慎的投資者將現金比例從5.5%下調至4.7%,降至兩年低點;

調查參與者還自2022年4月以來首次將股票頭寸調整為超配。受訪者對醫藥、科技和電信股的淨超配程度最高,而對公用事業、材料和可選消費品板塊的淨低配程度最高。這位策略師寫道,2024年的投資者策略是軟著陸、利率下降和美元走軟。調查顯示投資者增加了對美國和日本股票的配置,降低了對歐元區和英國股票的敞口。此次調查於11月3日至11月9日期間進行,接受調查的225位受訪者管理的資產規模達5530億美元。

周二美國勞工統計局表示,隨著汽油價格下跌,10月美國消費者物價環比持平,9月為環比上漲0.4%。勞工統計局還稱,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3.2%,預期上漲3.3%,9月漲幅為3.7%。核心通脹率也從4.1%放緩至4%,為2021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10月通脹步伐進一步放緩,這增加了美聯儲已完成加息行動的可能性。為此,當日美債收益率急速下跌,指標10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在通脹數據公佈後創下八個月來最糟糕單日表現,導致美元在周二的匯市上也大幅下挫,現貨黃金則受提振錄得幅度不俗的反彈上升。

接下來,周三美國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和零售銷售數據也將要公佈。如果這些報告顯示通脹放緩和消費者數據疲軟,那麼黃金的漲勢可能會持續,因為市場將進一步強化對美聯儲將要結束緊縮周期的預期。這樣一來,美債收益率的進一步觸頂下落以及美元可能的持續回落,都會有助於減輕黃金的壓力。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儘管通脹率水平近階段來呈持續下降之中,核心通脹率更是降至兩年來的低水平,但離美聯儲核心通脹目標(2%)尚有著不小的距離。

預期美聯儲完成加息周期,並不意味著將很快迎來降息。因為,時至今日,美國爭取經濟實現軟著陸的局麵仍相當不錯,通脹粘性仍較強頑,且美聯儲主要官員對必要時繼續加息的選項持敞開大門的態度,這就說明當前的高利率水平恐怕尚需維持較長的時間。因此,對於黃金的投資情緒還是要保持謹慎,不可過於樂觀。

2.png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在日線走勢圖上,連續反彈之後價格觸及到前期的壓力帶附近(1970美元),目前仍受壓於布林帶中軌線之下,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RIS(相對強弱指數)技術指標也暫時未展現明顯的轉向信號,走勢仍偏向繼續維持在寬幅區間震蕩的格局。晚間繼續留意美國PPI(生產價格指數)所帶來的市場影響。若數據顯示疲軟,黃金有望頂穿1970阻力,向更高一線的阻力水平回升。相反,黃金怕是要遭到獲利打壓而回落。

操作思路:

(1)關注1954—1955做多,止損1947,目標1970—1984。

2、倫敦銀

3.png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白銀市場昨日開盤在22.289的位置後行情小幅回踩22.282的位置後行情在美盤強勢拉升,日線最高觸及到了23.181的位置後行情整理,日線最終收線在了23.075的位置後行情以一根上影線較長的大陽線收線,而這樣的形式尾後,今日的行情回踩多,日內短線保持低多為主的思路。

操作思路:

(1) 關注22.80附近做多,止損22.60,目標23.50—23.80。

今日(11月15日)關注數據:

4.png

免責聲明:

本文中對市場的分析、預測和信息建議僅供投資者參考和借鑒,公司分析師與相關產品的價格漲跌不存在任何利益關係,據此入市給投資者帶來的盈利或虧損與公司分析師無關。



本文版權為鑫匯寶貴金屬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已經屬本公司書面授權用戶,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鑫匯寶”。未經授權刊登或者轉載本文的,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