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作者:管理員 來源:鑫匯寶2015-04-22 【字體:大中小】
一、金銀告別與美元“齊頭並進”之勢,“負相關”理論走勢回歸,走勢對比分析逐漸清晰。
一季度,美元獨樹一幟,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獨領風騷,元旦之後一路高歌猛進,衝破重重阻力,逼近百元大關,創十二年來新高。而黃金白銀則是在希臘退歐危機營造的“避險”情緒的氛圍下,緊隨美元上行步伐,走出2015年首個高點。
1月中旬至2月底,美元經曆了長達一個多月的高位盤整期,在此期間,黃金逐步回落,盡數回吐與美元一起上行期間的漲幅,而在美元重拾強勢之後,黃金更是屢屢受挫,逼近前期低點,至此金銀走勢岌岌可危,大有再次開啟“熊途之門”的危機。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美元強勢打壓金銀的同時,貴金屬市場投資者也看到了希望,那就是投資者們擺脫了此前一個多月美元與金銀同步、市場沒有“指明燈”的尷尬,隨著美元與金銀走勢的反向關係逐步回歸並進一步清晰,後期金銀走勢有主要的參照依據。
二、美元遭遇技術關口“狙擊”,金銀“二次探底”技術動能充足。
一季度末,從美元高位折返、金銀“探底回升”的對比走勢看,金銀有望二次探底之後持續回升,實現年內的“重生”。
1、美元遭遇“百元關口”狙擊
美元100關口是自1980年以來技術走勢中關鍵的整數關口位置,1987年、1989年以及2000年前後,100關口對美指走勢都形成過至關重要的心裏阻力屏障,而且每次觸及都形成較大幅度和較長時間的回調,即使2000成功突破過一次,也是經過了1998年至2000年兩年的高位盤整之後才實現的。我們還可以看出,自2003年美元破100關口以來,此次是首次重返百元位置,對投資而言,百元關口勢必將是心理上的一個障礙。
此外,從美元走勢技術上看,月線級別已經脫離均線排列,且目前上影線較長,一旦3月收上影線較長的陽線的話,短期更有繼續回落需求;MACD上,三線觸及超買區域,隨時均有回落可能;MACD紅色逐條也逐漸縮短,說明在100關口位置,多頭開始躊躇,有逐步離場跡象。
2、金銀二次探底,“底部”支撐明顯。
黃金白銀在去年12月紛紛創出2010年以來新低之後,在今年第一季度迎來一波相當可觀的反彈,但在美元強勢上行的打壓下,於近期再次逼近前低,並在3月美聯儲議息會議結束後借美元回落之勢大幅走高,技術上實現了二次探底的形態。
此外,技術上看,目前金銀月K線上下影線均較長,尤其是黃金在近期收復千二關口,若能在月線上守住1200,後期上行態勢更為明顯,屆時白銀也勢必從中獲益。技術指標上,金銀月線MACD兩線均在低位交叉,有形成“金叉”跡象,且KDJ均處在低位,有超賣跡象,短期有回升需求。
三、基本面環境有所“轉向”,金銀走強支撐因素浮現。
首先,美聯儲二季度無加息議程,下調2015年經濟預期,“鴿派”氣息回歸市場。
第一季度美國方麵公佈的經濟數據整體表現差強人意,雖然就業方麵的經濟數據令美聯儲感到欣慰,但是除此之外的經濟數據包括耐用品訂單、房屋營建以及通脹等方麵的數據均表現低迷,使得美聯儲不得不下調2015年度經濟增長預期,且在美聯儲宣布二季度暫不加息之後,重新將2%的通脹指標作為加息的重要依據,一時間令市場更感到提前加息無望,鴿派氣息彌漫整個金融市場,美元應聲而下,金銀趁勢反彈。
自去年8月之後,美國通脹率逐步下滑,在去年10月美聯儲退出QE購債之後,下滑幅度更甚,在此背景下,美聯儲將2%的標準重新抬出,作為加息的“指引性”指標,無疑令市場預期提前加息的希望落空。
其次,歐版QE“大顯神威”,經濟好轉,歐元“起死回生”。
今年以來,隨著“超級馬裏奧”德拉吉的歐版QE的推出,歐元區及其各國的一係列經濟數據逐漸好轉,歐元區經濟突然有所改善,這令歐元喜出望外,在美元高位回落之際,趁勢反彈。其中,歐元區零售銷售數據正在激增,且消費者信心升至8年高位,表現令人咂舌,似乎讓人忘記了此前的希臘危機。
在希臘問題逐步得到解決,歐元區經濟逐步好轉的同時,美元的高位折返,更是給歐元的反彈添油加醋,若此現象持續至二季度,勢必將提振金銀走勢。
最後,地緣衝突接連不斷,政治危機“死灰複燃”,原油“底部抬頭”,策應金銀走勢。
去年的“俄烏”危機使原油受到牽連,加上美國頁岩油的開發,更是令原油價格雪上加霜,作為金銀走勢的重要操作指標之一,原油的“崩盤”給金銀帶來重大的打擊。不過隨著近日也門局勢陷入惡化,沙特等中東海灣10國的軍事參與,中東石油供給問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一旦此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勢必會提振原油價格,側麵支撐金銀等貴金屬價格。
綜合以上因素,筆者預計,在美聯儲二季度加息無望、美元百元關口受阻回落,歐元起死回生以及原油市場備受關注之際,金銀或將在本身技術支撐的基礎之上結束外力,趁勢而行,實現年內“重生”。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