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 > 資訊 > 策略研究 > 黃金造假風波再起 貴金屬需認清出身

黃金造假風波再起 貴金屬需認清出身


作者:管理員 來源:金融投資報2017-03-17 【字體:

情比金堅的美好願望遭遇黃金造假的烏龍事件,對於消費者而言,顯然不是一次愉快的經曆。隨著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到來,消費維權再度成為熱門話題。然而,與往年不同的是,近期“假黃金”的出現,令消費者備感不安。

情比金堅的美好願望遭遇黃金造假的烏龍事件,對於消費者而言,顯然不是一次愉快的經曆。隨著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到來,消費維權再度成為熱門話題。然而,與往年不同的是,近期“假黃金”的出現,令消費者備感不安,“連農村信用社這樣的專業機構都損失慘重,那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是不是更容易‘踩雷’呢?”成都市民鄭先生向記者提出疑問。

令包括鄭先生在內的消費者焦慮的,是今年2月在河南、陝西兩省爆出的“百億假黃金騙貸案”,通過將鎢塊放置在金塊中間的“障眼法”,這批假黃金順利躲過了金融機構“吊水法”的檢測,並搖身一變成為價值百億元的貸款抵押物。如此明目張膽的造假與檢測方式的“無能”,也令不少消費者備感危機,並對市售或手中的黃金產品的真偽產生了懷疑。

事實上,近年來貴金屬市場中,黃金摻假事件並不鮮見。早在2010年,某知名珠寶就曾被爆出K金飾品含金量不足的問題;同年,上海典當行業協會更是發出通知警示“假黃金”流入市場的風險。然而相關問題卻並未由此得到改善,此後數年間,先後有7家知名品牌黃金專櫃千足金飾品純度不達標等醜聞曝光,甚至有“中國市場40%金條用銥或鎢摻假”的言論流出。

那麼,普通消費者在購買黃金產品過程中,怎樣才能練就一雙“火眼”,以識別“真金”呢?在有關專家看來,認清企業資質與從黃金生產源頭監測,是最為有效的方式。在此方麵,上海黃金交易所近日發布的可提供標準金錠、金條和銀錠的企業名單無疑具有參考意義。

以該名單中,作為合格企業排名榜首的中鈔長城貴金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為例,該司為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旗下的成都印鈔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目前為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定點的國有金銀精煉、金銀合金材料、金銀紀念幣坯餅和金銀投資紀念品生產的專業企業,即“國家儲備黃金-國庫金”製造者,同時也是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綜合會員單位。

值得關注的是,在為國家黃金儲備提供全麵保障的同時,長城公司也在逐漸滿足社會公眾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就在今年1月,由長城公司負責運營的電商平台“中鈔貴金屬”正式上線,該平台依托中國印鈔造幣品牌實力,主要以經營貴金屬類產品為主,目前已有包括長城金、熊貓金幣、生肖銀條、養生銀杯等數十種投資類或工藝類產品在售。

“黃金產品的‘出身’也決定了其價值。”上述專家指出,不同的銷售平台每天每克的金價都各不相同,最高時差距可達近15元/克;然而,最終決定其價值的,卻並非單純以價格判斷。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