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作者:管理員 來源:鑫匯寶2021-11-19 【字體:大中小】
周五(11月19日)亞市早盤,金價窄幅震蕩。多頭嚐試重新收復1860關口之際,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一份報告稱,儘管通脹水平令人擔憂,但隨著美聯儲開始收緊貨幣政策立場,未來幾年金價不太可能飆升。與此同時,周四兩位美聯儲官員分別發言,承認通脹影響範圍更加廣泛,美聯儲最早或在2022年中升息。
凱投宏觀:美聯儲在未來幾年的政策立場料將壓低金價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助理經濟學家湯普金斯(Kieran Tompkins)表示:“雖然我們預測美國的高通脹將比市場預期的更持久,這最終意味著投資者要求更高的通脹補償,但我們也認為美聯儲溫和收緊貨幣政策立場將拉高美國國債的實際收益率。這應該足以導致金價在未來幾年下跌。”
在高通脹時期,黃金確實有表現良好的曆史。但金價成功的關鍵在於長期價格壓力有多持久。
湯普金斯表示:“儘管在過去15年裏,作為通脹對沖工具,黃金的表現非常好,甚至超過了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的上漲,但在較短時期內,黃金的可靠性一直不高。這是因為這取決於短期的高通脹及通脹上升是否會對通脹和利率的長期預期產生影響。"
通脹飆升推動黃金上行
隨著全球經濟重新開放,通脹開始飆升。在美國,10月份房價漲幅加快,達到31年來的最高水平,折合成年率為6.2%。
湯普金斯表示:“通脹上升對金融市場來說通常是壞消息。就股票而言,更高的通脹率可能會提高收益的價值,但這種影響通常被投資者以更高的比率折現未來收益的價值所抵消。投資者認為,通脹上升將伴隨著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債券的情況也類似,因為隨著通脹抬頭,債券未來現金流的購買力受到侵蝕。
這種對通脹的擔憂使金價在今年秋季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金價回升至每盎司1800美元上方,而分析師目前的目標是每盎司1900美元。
湯普金斯指出:“黃金被認為是一種通脹對沖工具,它也可以被比作一種零息債券,可以無限期持有,因為黃金實際上有固定的名義收益率為0%,如果對實際貨幣政策立場的預期不變,其價格不會向下調整,以適應更高的通脹和收緊政策的預期。”
除此之外,資產價格也受到市場情緒影響。他補充道:“如果市場參與者大都相信某種資產在高通脹時期能夠保值,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市場需求就會上升。其結果是,集體信念提高了價格,使其成為有效的通脹對沖工具。”
暫時性通脹預期給黃金帶來壓力
報告指出,當通脹飆升被證明是短期的時,黃金作為通脹對沖工具的可靠性則會受到質疑。報告指出,這是明年可能出現的的基本情況。
湯普金斯表示:“由於今年的通脹上升到目前為止通常被描述為暫時的,美國長期國債實際收益率沒有上升。實際上,這些指標自年初以來甚至略有下降,反映出投資者預期,美聯儲不需要大幅收緊貨幣政策,就能將通脹拉回目標水平。
凱投宏觀預計,美聯儲明年將開始收緊貨幣政策,美國2022年和2023年的平均通脹率將達到3%,這將給黃金帶來壓力。湯普金斯補充道:"我們確實認為貨幣政策將溫和收緊,導致美國公債實際收益率小幅走高。" 此前,凱投宏觀曾預計,今年年底金價將達到每盎司1750美元。
官員承認通脹影響擴大,美聯儲最早或在2022年加息但步伐可能溫和
紐約聯儲威廉姆斯:通脹增長的基礎越來越廣泛
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周四表示,美國通脹正變得更為廣泛,對未來物價上漲的預期也在上升,決策者將密切關注這一趨勢。
威廉姆斯表示,雖然目前出現的一些價格上漲與疫情和供需失衡有關,但住房等其他領域也出現了價格上漲。威廉姆斯表示短期和長期通脹預期的上升是“積極的”,因為預期已經逆轉了此前通脹水平的頹勢。但官員們並不希望長期通脹預期大幅上升。
威廉姆斯表示,美國經濟在受到疫情幹擾後正在快速恢復,“一係列獨特的情況”正在導致供求之間的變化。他說:“我認為我們的政策框架非常適合這種情況,因為它再次從我們希望確保通脹預期長期穩定在2%的這一點出發。”
芝加哥聯儲埃文斯:美聯儲可能需要在2022年加息
周四美國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表示,如果通脹持續高企,他對明年調整貨幣政策持"開放態度"。
雖然埃文斯認為,隨著供應鏈得到修複,物價壓力明年將有所緩解,且消費者需求目前集中在商品上,轉向服務,經濟將回歸更為正常的平衡。但他表示,一旦美聯儲在2022年年中完成其資產購買計劃,美聯儲將考慮如何調整其短期政策利率。自2020年3月疫情開始以來,美聯儲一直將短期政策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
埃文斯表示:鑒於疫情的不確定性,美聯儲加息的步伐預計較為溫和,可能在明年完成資產購買計劃後開始,也可能持續到2023年;這將取決於我們看到的數據和通脹壓力的狀況。如果通脹預期進一步上升,引發工資和物價螺旋上升,對於金融環境的限製或將需要更加嚴格。”
周五(11月19日)亞市早盤,金價窄幅震蕩。多空雙方在1860關口展開爭奪。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