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 > 資訊 > 機構觀點 > 美聯儲或失去對CPI壓力掌控!加息恐提前?

美聯儲或失去對CPI壓力掌控!加息恐提前?


作者:管理員 來源:鑫匯寶2021-10-12 【字體:

近期,美債市場中一項備受關注的長期通脹預期指標顯示,美聯儲可能失去對正在上升的通脹壓力的掌控。各大投行分析師對美聯儲即將啟動減碼的方式及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對債券市場的影響做出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持續的供應鏈混亂有可能將通脹維持在高位,提升通脹預期,並迫使美聯儲在2022年提前加息。

近期,美債市場中一項備受關注的長期通脹預期指標顯示,美聯儲可能失去對正在上升的通脹壓力的掌控。各大投行分析師對美聯儲即將啟動減碼的方式及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對債券市場的影響做出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持續的供應鏈混亂有可能將通脹維持在高位,提升通脹預期,並迫使美聯儲在2022年提前加息。

美債策略師研究美聯儲可能減碼方式和債務上限協議影響

美國銀行及德意誌銀行美國利率策略師在每周研究報告中均表示,短期債務上限協議將允許美國國債收益率進一步上升,但巴克萊、高盛認為經濟下行風險應該會限製債券市場的下跌。策略師們還考慮了美聯儲可能采取的減碼方式。

美國銀行(Mark Cabana,10月8日報告)

美債的空頭趨勢將繼續,因美國經濟數據改善、財政進展、美聯儲鷹派基調和技術性因素然而,如果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年底前達到1.75%,則建議不要繼續做空,因為如果沒有工資通脹,美聯儲可能會繼續支持經濟增長並保持政策寬鬆。即使鮑威爾連任主席,明年美聯儲決策層的組成看起來會更加鴿派。隨著經濟複蘇日趨成熟,經濟增速和通脹明年應會降溫。

巴克萊(Anshul Pradhan,10月8日報告)

過去一個月美國國債收益率的急劇上升,顯示出期限溢價主導的國債拋售。它反映了比預期更積極的減碼、病毒變種帶來的下行風險、以及能源價格上漲對通脹的影響,這些都推高了實際期限溢價和通脹風險溢價。經濟下行風險應該會限製債券市場的拋售。

蒙特利爾銀行(Ian Lyngen,Ben Jeffery,10月8日報告)

關於美聯儲減碼,每月減少購買100億美元國債和5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會顯得很簡潔,並將符合2022年中結束減碼的指引。本周的國債拍賣應該會受益於債務上限辯論推後至12月3日。

德意誌銀行(Steven Zeng,10月8日報告)

債務上限協議應該會改善風險情緒,並有助於推高利率。美聯儲可能在11月份FOMC會議上宣布減碼;委員會可能隻會提供廣泛的參數,並將細節留給公開市場操作部門。在這種情況下,紐約聯儲在11月3日會議之後的首次購買將顯示減少的購買金額。

高盛(Praveen Korapaty,10月8日報告)

預計收益率波動率應會下降,因經濟增長減速且減碼預期已經被市場消化。美債拋售應該會開始失去動力,但9月 CPI有可能推高利率。

道明證券(Priya Misra,其他,10月8日報告)

11月減碼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9月就業報告疲軟應該會抑製部分對2022年加息定價的熱情,而薪資數據會給長期收益率帶來上行壓力,因為對滯漲的擔憂持續存在。建議投資者持有5年期美國國債,預計10年期實際利率將繼續攀升。同時預計5s30s收益率曲線將變陡,因美聯儲加息預期料將從2022年12月轉向2023年底。

美國通脹預期指標逼近7年高點,美聯儲加息或不得不提前

5年期遠期盈虧平衡通脹率接近約七年來最高水平,這是該指數近幾個月來第二次發出類似警示。 5月份,類似的上漲促使前美聯儲理事會貨幣和金融市場分析主管Brian Sack加入其他官員行列,警告美聯儲有必要發出政策調整信號。

雖然美聯儲6月表示將開始討論縮減債券購買,上個月為11月發布減碼聲明做了鋪墊,但能源價格螺旋式上升以及工資上行再次推高了盈虧平衡通脹率。隨著即將到來的減碼被認為已無懸念,只有關於加息時間的暗示才能被市場認為美聯儲偏鷹信號。

德銀表示:“通脹預期現在顯然已經脫離了低通脹機制。5年期遠期盈虧平衡通脹率再次叩響250基點大關。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盈虧平衡指標最終會‘跨越盧比孔河’,脫離2014年後的低通脹機制。”

本月初,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調查預期中值顯示, 9月消費者對未來五到十年通脹率的預期升至3%,追平5月份觸及的近8年高點。

截至10月1日, 美聯儲自己制定的5年期遠期盈虧平衡通脹率為2.28%。5月11日達到2.55%,為2014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截至10月8日, 彭博開發的一個更新頻率更高的類似指標從10月1日的2.24%升至2.36%。

持續的供應鏈混亂有可能將通脹維持在高位,提升通脹預期,並迫使美聯儲在2022年提前加息。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